YJango的头像

非985却压倒一半985,一所毛主席办的大学,四渡赤水后背的计算机

四渡赤水背后的大学
4
四渡赤水背后的大学
1 四渡赤水
1 四渡赤水
2 隐蔽战场
2 隐蔽战场
3 后来居上
3 后来居上
4 学校信息
4 学校信息
介绍对象
介绍对象
神奇在哪
神奇在哪
背景
背景
指挥1
指挥1
指挥2
指挥2
指挥3
指挥3
指挥4
指挥4
指挥5
指挥5
指挥6
指挥6
指挥7
指挥7
指挥8
指挥8
指挥9
指挥9
落幕
落幕
PART2
PART2
的确
的确
神秘机构
神秘机构
决策1
决策1
决策2
决策2
决策3
决策3
一日一密
一日一密
依据
依据
技术更好
技术更好
PART3
PART3
确实
确实
半部电台
半部电台
无线电队
无线电队
训练班
训练班
改名学校
改名学校
长征办学
长征办学
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
二局三局
二局三局
打怪升级
打怪升级
保驾护航
保驾护航
名字
名字
信息
信息
选择
选择
单集封面
单集封面

非985却压倒一半985,一所毛主席办的大学,四渡赤水后背的计算机

06-25
332 次观看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724
主题:5
其他:36
字数:5419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724

四渡赤水背后的大学

引言 介绍对象

高考结束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报志愿了。然而,媒体总是关注清北和985,很多有着独特优势的大学却被忽略,让一些考生和家长因为信息差,错失了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其中就有一所大学,它并非985,但在招生位次和就业率上却压过了一半的985。这所大学的起源也极具传奇色彩——从半部电台起家,曾在长征路上办学。

关于它的介绍,可以先从一场著名的战役切入。

1 四渡赤水

提问 神奇在哪

你可能听说过四渡赤水很神奇,但究竟神奇在哪?或许最好的理解方式是站在敌军的视角,带着信息差来看这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我军的胜利绝不是因为对手太弱。

背景 背景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背景。1935年1月,经湘江战役后,我中央红军损失惨重,从8.6万多人锐减至3万多人。尽管遵义会议结束了此前的错误领导,让教员重回最高指挥层,但出场已是"地狱开局"。

校长正指挥黔军、川军、湘军、国民党中央军和滇军,共约40万人,利用长江、乌江、赤水河等障碍,将我军团团围困,企图彻底消灭余下的3万红军。

事件 指挥1

接下来,请你暂时抛开我军的视角,设想你是校长等敌军指挥官,你会如何指挥这场战役?

经过分析,你也会认为,面对40万大军,红军最可能选择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也有可能向东,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但此可能性较小。

于是,你下令:让川军加强长江沿岸的防守,并命令部分黔军守住赤水河,黔军主力和薛岳部则进军遵义。

事件 指挥2

随后,消息显示:红军果然如你所料,试图北渡长江,但被多路川军阻拦在土城,不久,又被迫向西渡过了赤水河,正朝扎西地区集结。

得此消息,你大喜:红军被迫西窜,只要堵住其北渡长江和西渡金沙江的路,就能一举歼灭。

于是,你下令:继续加强两江的防守,并让川军、滇军和中央军,从南北两个方向进军扎西,意图一举歼灭红军。

事件 指挥3

可新的消息显示:红军折返了,向东第二次渡过了赤水河。

但向东对红军没有战略意义啊,是不是情报搞错了?还是说,红军想与「红2、红6军团」会合?

想到这里,你立即下令:严守松坎、桐梓、遵义等地,意图形成一道防线,挡住中央红军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道路,并让其余部队向东追击,再次形成围剿。

事件 指挥4

岂料,接下来的五天内,桐梓、娄山关、遵义接连失守,你的主力军吴奇伟部还被红军一路追赶到乌江南岸。

得此消息,你气得吐血。娄山关天险都能失守,还让红军追得自断桥梁,3000余人被俘,简直是奇耻大辱。

在气头上的你,立刻部署了收复遵义计划。但随后你冷静下来,决定不能被红军牵着鼻子走。

于是,你命令周浑元在鲁班场修筑碉堡,稳扎稳打,逐步压缩红军的活动空间。你还预判,红军必会经过王家烈看守的打鼓新场,并调兵夹击。

事件 指挥5

然而,新情报却说:红军没去打鼓新场,而是向鲁班场集结了。

对此你十分不解,红军这是想干什么?放着王家烈这个软柿子不捏,居然朝碉堡成群的鲁班场攻去了。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于是你下令,让周浑元利用碉堡坚守,并集结各路大军再次合围,势必要将红军一网打尽。

事件 指挥6

果然,前线来报,红军在鲁班场损失惨重,仍在拼死猛攻。

收到消息,你感觉胜负已定,催促各路大军加快合围。

可你还没高兴多久,新的情报显示,红军已撤离鲁班场,去了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你的心里咯噔一下,合围计划又双叒扑空了。你也搞不懂红军到底想干什么。

紧接着,古蔺的川军来电,说自己正受到红军主力的猛攻,请求支援。

你一看,好啊,红军还是要北渡长江。于是,你下令,让部队再次从各方包抄,围剿红军于古蔺一带。

事件 指挥7

但没过多久,新的情报显示,红军不在古蔺了,而是向东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此时你脑袋嗡嗡作响,红军渡来渡去,搞得你晕头转向,难不成红军这次还想攻占遵义?不管是不是,你打算要堵住所有的可能性。

于是你下令:严守松坎、桐梓、遵义等地的防线,并让周浑元、吴奇伟纵队连夜集结,向鸭溪、白腊坎前进,同时还要加强乌江的防备。

你也知道地方军阀各有心思,于是这次你飞到贵阳亲自督战。

事件 指挥8

正当你敲打部下之际,紧急情报传来:红军主力趁大雨之夜,向南渡过了乌江,就要兵临城下了。

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红军是瞬移过来的吗?自己明明做了周密的部署。

但也没时间惊讶了,因为此时贵阳兵力空虚,你只能连忙命令滇军的孙渡部火速来贵阳救援。

事件 指挥9

好在,地方情报显示,红军没打贵阳,而是向清水河转移了。

你这才安心下来,多亏孙渡吓跑了红军。现在看来,中央红军是要东渡清水河,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于是,你下令:向东追击,所有地带全都布防,包括此前红军去过的地方,以免再被声东击西。

评价 落幕

结果,最新情报发现,红军没有向东,而是兜了个大圈跑向了云南,可孙渡刚被你调走,云南兵力空虚。

此时你崩溃了。自己的指挥没问题啊,没法再周密了,可为什么所有围剿全都扑了个空?为何红军总能抢先一步,"开挂"了吧?

动画 PART2

2 隐蔽战场

回答 的确

你没猜错。还真是"开挂"了。可以说,你上面的每一条命令,红军全都知道。

过渡 神秘机构

用今天的话来讲,校长绝对称得上是"氪金玩家",从国外购入了各类尖端武器和侦察机。虽然侦察机只能靠飞行员目测,但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侦察手段了。

此外,校长还为重要部门都配备了无线电台,让彼此可以即刻联络,相当于组建了一个"军官微信群"。

而作为"平民玩家"的红军,当然没有这些"氪金装备",不过,我军采用了一种更直接的情报手段,那就是,进入微信群里看着敌人密谋。

能做到这一点,要归功于红军最神秘的机构——军委二局。

现在,让我们切换到我军视角,看看几个关键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决策 决策1

我军二渡赤水,攻占桐梓后,通过二局破译的电报获知,校长命令在扎西的川军掉头东追,薛岳兵团和吴奇伟纵队由黔西和贵阳向遵义推进,而遵义城内只有王家烈的少量部队守卫。

根据这一情报,我军果断下令,趁敌之大军尚未到达之际,迅速夺取娄山关,接着拿下遵义。

决策 决策2

成功拿下遵义后,被击溃的王家烈部队和新抵达的吴奇伟部队试图联合反扑。

在战斗中,二局侦报,吴奇伟的指挥所就设在忠庄铺。得知这一关键信息,我军迅速派出红一军团主力,从侧后方直插忠庄铺,打了吴奇伟一个措手不及,带着一个团就跑了。

没了统帅的敌军自然很快就被击破,我军由此一口气吃掉了吴奇伟的2个师和王家烈的8个团,俘虏3000余人,缴获子弹10万发,难怪被校长视为奇耻大辱。

决策 决策3

在我军四渡赤水、南下乌江的过程中,其实并不轻松,多次与敌军交锋。幸亏有二局的情报支持,才得以巧妙穿插于敌阵。

但在过乌江前,二局侦悉到,周浑元和吴奇伟纵队距离红军主力仅相隔一天的路程,而我军全部渡过乌江至少要3天。一旦被这两支主力军撞见,真就只能"背水"一战了。

关键时刻,二局局长曾希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根据此前破译的校长电报,模仿校长的语气和发报手法,给周浑元和吴奇伟发假电报,结果真就调开了这两支主力军。等他们发现自己被电信诈骗了,红军早已渡过了乌江。这可是字面意义上的指挥敌人。

事件 一日一密

我军途径云南期间,二局的陈仲山同志不幸被俘。敌人从他身上搜出了译好的敌军电报,这让校长对二局的破译能力有了新的认识。为此,校长亲自制定了九条对策,甚至要求"一日一密"。但这对曹祥仁等二局同志而言,不过是"一日一破,十有九破"。

决策 依据

敌军兵力多少,何时从哪出发、几时到达何地,基本都能从敌军电报中找到答案。有时候,还未等敌军自己解译完电报,二局就已经将译好的电报放在教员的桌上了。

因此,四渡赤水期间红军的决策并非是"盲目豪赌",而是基于准确情报所制定的。

用游戏术语来形容:校长虽指挥40万,但地图上全是战争迷雾。教员虽指挥3万,但有二局的支持,就如同开了全局视野。

提问 技术更好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是我军破译敌军,而不是反过来,难道说,红军的无线电技术比国民党军的还要先进?

动画 PART3

3 后来居上

回答 确实

事实真就如此。更令人惊叹的是,红军的无线电技术起步于从国民党军缴获的"半部电台"。

事件 半部电台

1930年12月,我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意外缴获了一部电台,并成功说服了电台技术人员加入红军。教员和朱司令还亲自接见了这些新成员,希望他们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信。然而,当他们再次拿到那部电台时,却发现发报机已坏,只有收报机能用了,故称为"半部电台"。

事件 无线电队

几天后,我军又缴获了一部完整的电台,纳入了更多的无线电技术人员,红军的第一个无线电队也正式成立了,由王诤担任队长。

事件 训练班

为填补无线电的人才空缺,1931年1月28日,教员和朱司令亲自签发了《调学生学无线电的命令》。不久就在江西宁都的小布村开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教员还亲自给学员们上了第一堂政治课。有人可能知道,这个训练班,就是今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

事件 改名学校

同年6月,无线电队又在南丰康都开办了第二期训练班。该期学员中便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原型——李白。

从第三期起,训练班改名为"中革军委无线电学校"。

第六期起,又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通信学校",简称"红军通校"。

至长征前夕,通校先后培养了报务、机务、司号等各类通信人员2000多名,为红军的无线电事业奠定了基础。

事件 长征办学

1934年10月,通校与中央红军一起从瑞金撤离,踏上了长征之路。尽管有少数师生留守在中央苏区继续办学,但这批师生后来几乎都被敌人杀害了。

在长征途中,学校改叫"通信教导大队",被编入红星第三大队。即便在敌人重重围堵下,通校的教学也并未中断。没有教室,行军在前的学员就在背包上挂一块小木板,写上学习内容,让大家边走边学。没有教具,学员们就用嘴模拟蜂鸣器,用手指代替电键。

介绍 生源质量

今天的学校还可以筛选学生,但在那个年代,红军战士几乎全是工农出身,文化水平都很低。能识几百个字的,就算是"有文化的"了,而无线电在当时可是高新技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通校居然还能将战士们培养成一个个无线电人才,着实让人惊叹。

介绍 二局三局

"红星第三大队"是长征途中通校所属部门的代号,但它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军委三局"。前文提到的"军委二局"在长征途中的代号是"红星第二大队"。

二局是被分离出来专门负责无线电侦察的,三局则负责全军的无线电通信,二局的器材也由三局来供应。

鉴于敌情侦察的重要性,器材上都是优先保证二局,人才上当然也不例外,通校培养出的最优秀的学员,任由二局挑选。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两位学员便是曹祥仁和邹毕兆。他们与二局局长曾希圣一起被称为"破译三杰"。假电报就出自这几人之手。

如果放到今天,这些人绝对要上《最强大脑》。比如,在枫山埠之战前夕,独自值夜班的曹祥仁,就从5个电台中捕捉到了敌人的最新命令,让我军避免了一场血战。要知道,这些电台发的可都是加密电报。这意味着,曹祥仁需要在听的同时立即译码,才能从5个电台中判断出发命令的那个电台。这简直就是人形计算机。

介绍 打怪升级

你可能想问,为什么敌军不能破译我军的密码?

其实,二局有这般破译本领,也有校长的功劳,因为国民党军的加密并不是一上来就非常复杂,而是逐步加强的。这让二局有机会从简单的破译工作开始,逐步积累经验。红军那种令人惊叹的学习精神,再加上校长贴心送的经验包,二局同志们成长为破译高手也就不奇怪了。

反观红军,一上来就编了一套敌军到垮台都没破译的密码,真是一点经验都不让吃啊。至于设计密码的人,大家也都熟悉,他叫周恩来。

介绍 保驾护航

正是这些无线电通信人才为红军保驾护航,长征途中,我军才没有中过一次埋伏。所以,四渡赤水的胜利,并不是因为校长等人太弱,而是红军在教育和科技上还占了上风。

4 学校信息

名称 名字

长征过后,通校继续为红军培养人才,此后又随着党和国家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和更改校名。

1960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也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西军电"。

1988年,更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介绍 信息

西电虽不是985,但它的历史与我国无线电通信发展和党的革命历程紧密相连,始终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如今又跟上了智能时代的发展脉搏,其通信、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实力,自然处于顶尖。

只不过,88年的更名,确实隐去了这所学校的许多独特之处。别说是考生和家长了,就连在西电任职的我,此前也不了解西电的历史。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我校的张宇鹏、秦明、吴家骥和傅超四位老师为我提供的资料与支持。

消息 选择

今年,西电本科招生计划又新增了120个名额。对于那些在择校过程中感到烦恼的学生和家长,不妨将目光投向这所历史悠久又紧随时代潮流的大学,或许她是更适合你的选择。

最后,期待在西电与你相遇。

讨论
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