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抽象的道德爱好者们看来,每一个时代都应当遵循相似的乃至同一套行为规范。
他们热衷于扮演魏道士的形象,无论何时何时,总是抢占道德高地,用在象牙塔里想象出来的伦理标准鞭挞一切,以满足他们对虚空超我的病态追求。但是,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不同时代的秩序特点是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历史发展轨迹等现实条件所约束的。
以我们所处的时代为例,美国能够建立起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单极霸权秩序,与两大因素密不可分。
一是美国此前依靠一骑绝尘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建立起了有技术代差的军事威慑力益。
二是凭借互联网技术,美国的金融业将大部分的全球资产纳入了一个高度互通互联的即时交易体系。
同时,全球也发展出了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观念,例如弱化国家概念,强调普世价值、贬低民族主义,倡导做国际公民等等。
不过,随着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实力的快速发展,作为单极霸权秩序的根基,美国的军事霸权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动摇。
美国在红海航线上的军事困境,标志着美军已经无法有效应对以也门胡塞武装为代表的地方割据力量。
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在过去几十年,第三世界国家在工业生产效率上的大幅提升,让广大的小国、穷国也可以使用原本昂贵的工业原料和工业设备进行现代化的武器生产,极大的弥补了与美国的军事差距。
这是加沙的抵抗组织用得起反坦克武器对抗以色列的正规军,以及胡塞武装能够发射导弹打击美军航母的经济根源。
换句话说,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给各国带来了武器平权,削弱了美军的相对优势,导致军事上越来越不利于进攻方,更加有利于防守方。
这种攻守形势的转换,既是美国的单一霸权秩序越来越难以维持的底层原因,同时也深刻的定义了未来的多极化世界。
自古以来,军事技术的发展便深刻的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形成。
当战争形态朝着有利于进攻方演变时,大国就更容易凭借综合国力的优势,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影响力巨大的帝国。
反之,当战场有利于防守方时,小国或者地方性势力的抵抗能力就会增强,更容易形成割据状态。
这一规律在东西方的历史上都曾多次上演。
例如马登的发明使骑兵可以通过双脚保持平和解放了双手,并且在冲锋的时候不用再担心因反作用力而坠马。
这一简单但极其有效的发明,让机动性更强的骑兵同时拥有了更强的战斗力。
由于防守防往往要依靠就地征招的步兵,骑兵能力的提升显然削弱了防守防的相对实力,大大提升了拥有骑兵优势一方的扩张效率。
这一变化给东西方的历史都造成了重大影响。在欧洲,匈奴人凭借骑兵的战斗力大举扩张,意大利北部一度沦陷为后来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日曼人的崛起埋下伏笔。
在中东地区,阿拉伯骑兵仅用数十年时间就统一了众东分散的部落,灭亡了波斯萨山帝国,并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走了叙利亚、埃及等地,建立起了广袤的伊斯兰帝国。
在东方,塞外的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内乱大量内迁,开启了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经过三十余个大小王朝的交替兴亡后,唐朝凭借水草丰美、多产粮马的核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最终造就了一代盛唐。
进入任武器时代后,军事技术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攻防优势的转换也更加频繁。
首先,火炮的发明让欧洲的大小风建筑赖以保命的城堡变得十分脆弱。
战场进入了对进攻方十分有利的时代,随后欧洲就迎来了法兰西的崛起,拿破仑利用炮兵部队的火力优势,将欧洲的封建堡垒一一击碎。
尽管拿破仑最终倒在了莫斯科的寒冬,但是整个欧洲的形势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德意志、意大利等地从大小邦国领的状态开始逐渐融合,最终成为了我们熟知的现代民族国家,掀起了强国争霸的欧陆风云。
人类虽然发明了火炮来应对坚固的堡垒,但面对无处不在的螨虫却常常束手无策。想晒被子,但是住的房间没有阳台,更别提南方,动不动就阴雨连绵,被子越捂越潮晒,外面柳絮满天飞不说,还有蚊虫滋扰。
这时候不如搞一台专业的除螨仪,65度高温热风,加强力拍打,加大吸力三合一,简直就是为现代人晒被子的需求量身定制。
它还配置了红外光热穿透3秒速热70摄氏度,可以深入床垫、被褥、纱面。尘螨和尘螨卵及其自带雾化香氛。除螨液多重除螨效果更好,还能显示尘螨数量,哪里脏就多吸一会儿,干净看得见。
双层杯自动分离尘螨垃圾和空气。滤芯干净,清洗不脏手,干净的不止床铺,还有你的双手,避免了市面上常见的单层杯滤芯脏手又难洗的特点。
除螨杀菌效果有广微锁的检测报告专业认证,清洁效果更有保障。
睡眠环境干干净了,呼吸更顺畅,睡眠质量自然提升。不用看天气,脸色不用搬上搬下,十来分钟搞定一床被褥,跟太阳晒过一样蓬松又干爽。
家里养猫的还可以用大白麦X除毛效果更好。点击评论区链接可以直达店铺购买,年终6 18优惠不断,不止国补,找客服爆冷静,还有粉丝额外的优惠券可以领,自用送人都可以。
应该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加持下,新的军事技术层出不穷,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很快,这种趋势整体上是更有利于进攻方的,即使短暂的出现过有利于防守方的时期,也很快就会被新武器的出现所打破。
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堑好战的出现让战场出现了僵局,战壕、铁丝网和堡垒构成的防线成为了进攻方的噩梦。
但是这一僵局很快被坦克的发明所打破,堑壕战随后被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战和大兵团集群作战所代替。
二战结束后,随着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现代战争已经越来越变成对综合国力的考验。
这一发展趋势非常有利于进攻方,也就是有利于大国,哪个欧洲小国也可以凭借先发优势成为列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甚至连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中等规模国家也已经不够看了,他们不得不投靠在某个大国的阵营之下。
二战后的世界首次进入了超级大国的博弈时代,也就是美苏之间的争霸最终的胜利者。
美国得到的战利品便是如今的单极霸权秩序。
从军事斗争的角度看,战争越是无限有利于进攻方,就越容易形成大国威慑小国超级大国威慑所有国家的单极霸权秩序。
现实中,配合文化渗透、经济制裁、颜色革命等低成本的政权颠覆手段,美国得以坐响30年的全球霸权。
不过,美国没有预料到的是,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实力的大幅提升,已经让军事斗争的形式逐渐向防守方偏移。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尽收天下之兵,铸成了12个巨大的铜人像。
据传,始皇帝这么做的原因之一是限制兵器在民间的流通,防止发生叛乱。
这种说法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铜在自然界是一种含量并不十分丰富的金属,价格比较昂贵,因此铜在古代也经常用来制作货币。
虽然秦朝已经出现了铁器,但受限于冶炼技术,当时的武器装备仍然以青铜器为主。
造价相对比较昂贵,减少了铜的供应,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铸造兵器。
但是当铁器时代全面来临后,类似的做法就变得越来越不现实。铁矿不仅在自然界中储量很高,而且分布十分广泛,因此很难通过大量收集来影响市场供应量和价格。
当汉代的冶炼技术全面成熟之后,铁器作为兵器便普及开来,相对廉价易得的铁器对东汉后期的军阀割据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武器装备的价格降低,使得地方武装形成战斗力变得相对容易。
可以说刘关张三兄弟能够从商人手中获得千金并铁,为部队打造武器作为起家的资本,也是得益于汉代铁器技术的大发展。
在人类历史上让某种物品变得更加廉价,易德很多时候要比发明一种新物品更能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因为廉价是让更多平民接触并使用的前提。
这就像火枪,能够对全副武装的骑士造成伤害,并不是他击溃骑士阶层的唯一原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它相对骑士的装备足够廉价,而且需要的训练成本极低。
战场的背后往往是经济上的较量,如今廉价的武器装备同样给了加裟、黎巴嫩珍珠党、野魔胡塞等地方性武装组织其有效抵抗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手中的武器已经比美国全力支持的以色列更加先进,正如之前所说,武器的性能并不总是决定性的因素,其背后的经济成本同样重要。哈马斯射向以色列的火箭弹以及也门活塞射向美军航母的导弹,虽然在综合性能上或许不如对手的武器,但胜在足够廉价,量大管够,而这背后的经济基础是以中国为典型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大规模工业生产,将基础工业品以及工业生产设备的价格打了下来。
相比于30年前,他们的价格整体上下降了两个数量级之多,原本动辄上亿美元的机床、盾构机等设备,如今只需要几百万美元。
钢材、塑料以及各类基础电器元件等也都变成了白菜价,有些甚至从自变意义上比白菜还便宜。
而这些基础工业品实际上是可以均民两用的,例如原本用来做自来水管的蓝洋钢管,由于质量过硬,也可以用来制作火箭发射装置。
这些武器虽然廉价,但是它们已经足够降低双方武器装备的不对称性,让人类的勇气和坚持重新拥有了发挥的空间。
此外,无人机技术大大降低了地方性武装获得空中火力的门槛,如今也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对冲了美西方武器装备的部分优势。
现在距离阿克萨洪水行动已经过去了一年半,面对以色列的狂轰滥炸和地面进攻,哈马斯武装依然能够组织其有效的抵抗。
美军针对胡塞武装也只会空袭,迟迟不敢动用地面部队,下场恢复红海航线遥遥无期。
这些动摇美国军事霸权的现象背后,正是规模化、集群化的工业大生产,将工业品的价格降低两个数量级带来的改变。
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实力的崛起,以及随之带来的武器装备的平权化、地方性武装和地区强国影响力提升,正是这些正在摧毁单极霸权秩序的根基,并塑造着新的时代。安全框架是世界秩序的基础,单极霸权秩序意味着世界上只允许出现一支全球性的、超主权的军事力量,主导全球所有地区的安全治理框架。显然,这必须是在战争形势及其有利于进攻方式才比较容易维护的一套秩序。
因为作为霸主的美国一方,需要时刻准备摧毁一切敢于不服从的地方性力量,当战争形势向有利于防守方转变时,美国维护秩序的成本就会大大提升。这一点在美军面对胡塞武装时体现的淋漓尽致,这表明如今在地区性强国的支持下,一个地方性武装也已经可以给存量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造成极大的麻烦。
类似的证据并不是孤立的,甚至不是单向的。哈马斯武装和黎巴嫩珍珠党能够对美国权力支持的以色列造成持续威胁,美国在乌克兰的代理人战争濒临崩盘,都体现了美国为了维护这套秩序远以致富的代价已经到了极限。
俄乌战场上双方也都用惨烈的伤亡证明了战场比较有利于防守防即使是综合实力占优的进攻方,要取得进展,也要做好付出相当代价的准备。叙利亚的政权更替虽然不是反美力量的胜利,但同样也不是美西方的胜利,它更多显示了地区性强国土耳其对中东局势的巨大影响。
从另一个方向证明了新的安全框架必须要尊重多方的利益诉求,不能再走单极化的老路。这些例子既是旧秩序已经难以支撑的明证,也在为新秩序的构建提供启发。它提示人们,无论哪个国家试图再次追求美国式的全球统治力都是不现实的,都会遭到地区强国和地方性势力的抵制。未来世界的新秩序必须在尊重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建立。
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感到遗憾,毕竟美国式的单极霸权的确有其诱人之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
首先,美国为了维持一家独大的秩序,往往需要不遗余力的扶持。挑逗各地区的小国或大国内部的分立主义势力,以削弱有可能挑战美国权威的地区性强国,例如支持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国境内的库尔德人闹独立,挑动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等等。
换个角度看,在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代理人战争中,美国的盟友往往是一个地区的弱者,而这些弱者中有很多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角色,像乌克兰这样作战勇猛、啃下血本的代理人相当少见。
扶持他们对美国国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且可能招致美国人内部的不满。特朗普关停国际开发署,就是美国已经不愿继续支持类似活动的表现。
多极化秩序下的区域治理逻辑则是域外大国与地区强国合作,共同制定安全框架,这意味着大家也会共同分担维护该地区安全的成本。
其次,单极霸权秩序下,美国资本在全球追逐利润,会导致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严重脱节,社会矛盾加深,政治撕裂。
美国每年对外的巨额支出本质上是在为跨国精英们服务,并且美国相当大一部分普通民众已经失去了生产价值的能力。美国社会也因此不会继续投资这个群体,任由他们住在混乱的社区,接受快乐教育以及沉迷于化学品制造的幻觉中。
最后,多极化的世界实际上要比现在的世界要更加多元。各个国家真正可以根据自己的历史遗产、社会特点、资源禀赋等等,探索属于自己的民主化政治道路,而不必遵循一套标准、一套理论。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告诉我们,个体多样化才是对抗风险、不断进化的最好方式。
那种认为历史已经终结的傲慢,标榜自己已经掌握了至高真理、人类政治体制的唯一答案并不是什么好事,它只会让我们思维僵化、神经迟钝、视野狭窄。
多一些国家开始自己的探索,多几种改革的尝试,人类文明才会走得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