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ango的头像

10 类别固有观:阻碍创新的头号大敌

10 类别固有观
4
10 类别固有观
10.1 阶段性认识
10.1 阶段性认识
10.2 观念的影响
10.2 观念的影响
10.3 马克思原话
10.3 马克思原话
10.4 观念的产生
10.4 观念的产生
动画
动画
划分的合理性
划分的合理性
普遍观念
普遍观念
问题详述
问题详述
焦点是划分
焦点是划分
苍蝇划分
苍蝇划分
沙硕与区域
沙硕与区域
类别固有观
类别固有观
观念的衍生
观念的衍生
观念的影响
观念的影响
双标排斥
双标排斥
主旨强调
主旨强调
借真袒权
借真袒权
让渡话语权
让渡话语权
两个极端
两个极端
标签天然化
标签天然化
概念超然化
概念超然化
物理超然化
物理超然化
马克思的原话
马克思的原话
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
正确认识
正确认识
错误后果
错误后果
完整表述
完整表述
选词用意
选词用意
命名背后
命名背后
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的批判
教材上的批判
教材上的批判
为何观念倒退
为何观念倒退
多重解读性
多重解读性
缺乏前置知识
缺乏前置知识
环境建模
环境建模
对教材看法
对教材看法
对环境看法
对环境看法
引出具象说明
引出具象说明
结尾
结尾
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
�单集封面
单集封面

10 类别固有观:阻碍创新的头号大敌

05-22
1627 人已看
45 讨论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202
主题:5
描述:4
例子:7
类比:1
其他:24
字数:12429
YJango的头像
YJango
粉丝:6202

10 类别固有观

动画 动画

作者:YJango

提问 划分的合理性

人脑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判别模型」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划分为「概念世界中的特定概念」,再在「概念世界」中进行认识。在这一步中,「判别模型」充当了「现实世界」与「概念世界」之间的桥梁。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持续建构各种「判别模型」,丰富和调整自己的「概念世界」。这些「判别模型」决定了我们会如何解读「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就连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也直接受「判别模型」的影响。

如此关键的作用必然会让我们追问:创造什么样的「判别模型」才是正确的?换言之,当我们要发明一个新概念(也就是一个判别模型)时,如何确定这个新概念的「合理性」?人们要「根据什么」来接受或拒绝一个新概念?

观念 普遍观念

一种观念是:概念应该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

在这种观念下,「苹果」这个概念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与"苹果"概念对应的固有现象」。基于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不偏不倚所创造的概念,就是最科学(正确)的概念。

尽管这种观念非常普遍,但它实际上代表了人类的一种阶段性认识。

接下来我们会从这个观念切入,先解释三点:

  • 为什么这种观念是阶段性的认识。

  • 这种观念会对一个人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 人们普遍持有这种观念的一些可能原因。

然后,我们再引出人类目前的科学观。

10.1 阶段性认识

提问 问题详述

由于「不熟悉认识论的人」难以意识到「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背后所暗含的假设,所以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第七章讲过的「概念的创造过程」,再用课程里的概念,对问题进行更为清晰完整的描述。

人类在和「物质世界」打交道时,只能遇到「有限的现象」,为了能够给无限的「未见现象」选择「应对方式」,大脑才去「创造概念(类别)」,也就是把「具有相同内涵的一群已见现象和未见现象」都「划分」到「同一个类别(概念)」下,对「未见现象」也用「对待这个类别(概念)的方式」来对待。

在「概念(类别)的创造过程」中,涉及到三个「关键要素」:「一群物质现象」「划分」「概念(类别)」。

下图展现了这三个要素的关系。左侧的大圆代表「物质世界」,圆中的「点」代表「物质现象」。右侧的大圆代表「概念世界」,圆中的「点」代表「概念(类别)」。

此图中,概念世界里还没有点(类别),意味着我们还没有对「这群物质现象(点)」进行任何「概念(类别)划分」。

image-20240110173231838

而下图展现了人脑对「这群物质现象」的两种「类别划分方式」,共创造了 4 个概念(类别),「A」「非A」「B」「非B」。注意,虽然图中没画「非A」和「非B」,但如第五章所讲,创造「A」和「B」时,「非A」和「非B」必然会被同时创造。

image-20240110195942277

那么请问,这两种「类别划分方式」是否都可以?又是否存在「物质世界对现象的固有划分方式」?

很明显,答案是:「都可以」,也不存在「物质世界对那群现象固有的类别划分」。

注释 焦点是划分

若没能第一时间看出答案,则一定请注意:「概念」和「物质现象」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现象」对应「一个概念」 ,而是「一群现象」被划分到「一个概念」。「概念」是对「一群物质现象」进行「划分」后所得到的「类别」。

image-20240123113924996

划分前的「那群物质现象」真实存在于「物质世界」中,但划分出的「概念」以及「划分方式」都不存在于「物质世界」中,而是由人创造的。

如果误以为「一个现象」对应「一个概念」,那就会把 "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所讨论的主旨,误认为是 "「概念」对应的「物质现象」是否真实存在于「物质世界」",并误以为「反对 "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是在「反对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但实际上,「一群现象」是被划分到「一个概念」中的,所以 "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所讨论的主旨,其实是 "「概念」对应的「划分方式」是否是「物质世界」固有的"。

如果用图来描述,那么 "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所讨论的主旨,并不是 "概念对应的「圆圈中的点」是否真实存在于「物质世界」"(当然存在),而在讨论 "概念对应的「大圆」是否是由「物质世界」自己圈出来的"。答案当然不是,是由人画出来的。

苍蝇划分

如果还难以理解,请把其它生物也纳入思考,看看它们对于「同一群物质现象」所划分出的「类别」有何不同。

比如说,若让苍蝇来划分「"美味"」和「"非美味"」,一定就和人划分的「美味」和「非美味」不一样。

因为人是结合「人的生存需要」去划分「这群物质现象」,而苍蝇是结合「苍蝇的生存需要」去划分。被人划分为「非美味」的 {腐肉,粪便,烂水果,...}会被苍蝇划分为「"美味"」。但没人会对苍蝇说 "你划分的类别不符合物质世界固有划分,所以是错的"。

沙硕与区域 问题详述

我们也可以把「物质世界」比作「沙漠」,把「一群物质现象」比作「一堆沙砾」,把「概念(类别)」比作「区域」。

「一堆沙砾(物质现象)」真实存在于「沙漠(物质世界)」中,但「沙漠(物质世界)」本身不会把「这堆沙砾(物质现象)」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概念)」,也就不存在所谓的 "固有区域(自然界对现象的固有类别划分)"。

实际上,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居民」,结合「自己的生存偏好」,将「这堆沙砾」划分成了不同的「区域」,如「高温区」和「低温区」。「沙漠」没有「居民的这种生存偏好」,自然不会划分「高温区」和「低温区」,准确说,沙漠对「这堆沙砾」不会有任何「划分」,有的仅仅是「一堆沙砾」,也只会停留在「一堆沙砾」这个层面。「沙漠」也没有规定「某些沙砾」必须被划分到「高温区」,而不可被划分到「危险区」或「部落A的领地」。

如果沙漠中的几个部落发生领土争夺,有一个部落的居民要求,所有部落的领地一定要如实反映「沙漠对这堆沙砾的固有划分」,其他居民一定会觉得他想捣鬼,因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沙漠对这堆沙砾的固有区域划分」。

类别固有观

有了上面的铺垫,就能明白,当我们说"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 时,就相当于在说 "区域的划分应如实反映「沙漠自己对沙砾的划分」"。

你会发现,坚信 "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实际上是将「一个人」对「一群物质现象」的「主观划分权」,从自身「剥离」了出去,交给了一个「想象出来」的「物质世界自己对现象的划分」,并将这种「想象之物」奉为 "真理",标为 "客观" 和 "科学"。

我们把「相信 "存在物质世界自己对现象的固有划分"」的观念,姑且称为 "类别固有观"。

观念的衍生 类别固有观

由「类别固有观」,也会很自然地推出以下衍生观念,:

  1. 「客观概念」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静静地躺在「物质世界」中,等待人类发现,一旦全部发现,人类便无新「客观概念」可创造了。

  2. 「物质世界」中首先存在一个个「独立的」「客观概念」,然后才有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

  3. 创造「客观概念」,就是去逼近「物质世界固有的划分」,越是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划分」,就越能接近"客观",越能逼近"真理"。

  4. 科学家的工作,只是「发现」这些「自然固有」的「客观概念」,然后再找出「这些概念间的关系」,没有任何「主观原创性」。不同科学家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只能得出唯一正确的概念体系,若出现两个不同概念体系,必然有一个错了。

10.2 观念的影响

观念的影响 观念的衍生

那持有这些观念,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下面简单罗列几条:

  1. 由于认为「客观概念」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概念的学习,倾向于「单次式建构」而非「渐进式建构」。认为学习「"阶段性"概念」是走弯路,应尽量避免;对既有「科学概念」的更新,会难以接受,认为这是对"真理"的挑战。

  2. 由于认为「客观概念」是「可独立存在的」,所以对概念的学习,倾向于单个单个「独立学习」,重点放在「记住定义」上,而不是结合「与其它概念间的关系」来「联合学习」。

  3. 由于认为「客观概念」是「自然固有的」,而非「人类建构的」,所以会以「某概念不是物质世界天然存在的」为理由,拒绝了解这个概念,常常会在未验证这些概念实用性的状态下,就直接批评这些概念的持有者是"不科学"的。

  4. 由于认为「客观概念」是「不变的」「独立的」「固有的」,所以在不同领域遇到同名的或近似的概念时,常常会忽略两个概念「各自所处的关系结构」,把其中一个概念的内涵,直接套用在另一个概念上,一旦套用不上,就会非常困惑,觉得要么自己理解错了,要么其中有一个领域对客观概念的发现出错了。

然而,不论任何概念,哪怕是科学概念,终究还是由「人」根据「自己的生存需要」从「物质世界」中「主观划分」出来的「类别」,因此「持有类别固有观的人」从自身「剥离」出去的「对类别的划分权」,并没有真的交给「物质世界」,而是变相交给了「他人」,并把「他人从物质现象所划分的概念」误当作了「物质世界的固有划分」,奉为了 "客观" 和 "科学"。换言之,持有「类别固有观」的人,会把「服务于自我生存需要的概念世界」的「概念建构权」以一种「迂回的」方式交给「他人」:也就是,把他人装扮成「"大自然"/"上帝"/"真理"」的代言人,让其来塑造和定义自己的「概念世界」。

双标排斥 观念的影响

我们经常能见到,一些人对儒家、道家、佛家、中医等「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所有概念,都持有明显的排斥态度。但有趣的是,不少人并不是因为尝试了这些理论而排斥,实际上,大部分持此态度的人,从未了解过这些概念的含义。

其实这种排斥源于「类别固有观」:认为客观概念必须是物质世界(或自然界)固有的,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中的概念不是物质世界自然固有的,因此他们在未接触这些概念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预设的抵触。

然而,他们对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的概念,却并不施加这种原则。像「能量」「叠加态」「波函数坍缩」「弦」「膜」等概念,很明显就不是物质世界固有的,但他们不仅不排斥,反而相信这些概念就是「物质世界自我的固有划分」。

这种双重标准的对照,恰恰揭示了:「类别固有观」的持有者,实际上是间接地把「概念建构权」交给了「他人」,把「他人对物质现象所划分的概念」当作了「物质世界天然固有的划分」,并不自觉地将「自己选中的他人」装扮成了「"大自然"/"上帝"/"真理"」的代言人。

注释 主旨强调 双标排斥

注意,这里并不是在主张 "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也不是在说 "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不可以被质疑"。实际上,任何知识,包括科学知识,都应开放于质疑。

这里强调的是:不能以「非物质世界自然固有」为由,在含义都未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排斥某些概念。因为这样的排斥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空想的依据」。

由于没有任何一个概念是物质世界自然固有的,无一例外都是人对一群现象的主观划分,所以若坚持「类别固有观」,那么就可以以「非物质世界自然固有」为由,拒绝任何概念,拒绝「孝」、拒绝「良知」、拒绝存在「人生意义」,因为所有这些概念都「非物质世界自然固有」,还会嘲笑接受这些概念的人不懂"科学"和不懂"现实"。

借真袒权

由于「类别固有观」的持有者,会不自觉地「自己选中的他人」装扮成「"大自然"或"上帝"或"真理"」的化身,因此持有者会以维护「"大自然"/"上帝"/"真理"」为名,去偏袒「被自己选中的人」的「正确性」,换句话说:持有者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借维护"真理"的名义,去偏袒权威,后面简称为 "借真袒权"。

让渡话语权 借真袒权

我们知道,自19世纪末被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中国开始全面学习西方的知识体系。然而,一个新的问题也在浮现:随着年轻一代的思想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西方知识,如果再进一步持有「类别固有观」,将「西方文化对物质现象所划分的概念」当作「物质现象本身」,他们就不会将「西方的知识体系」当作「理解世界的一个框架」,而是当作「唯一的"真理"框架」。这就很容易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以维护"真理"为名,在国际舞台上,将本国的话语权拱手让给他国,还会嘲笑持不同意见的同胞不懂"科学"。例如,在环保和发展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国人不自觉地偏袒「西方对现象所划分的概念」。

两个极端 借真袒权

这种「借真袒权」的倾向,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些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但其实同样让我们见到一些全盘否定西方知识的群体,因为后者和前者一样,也受「类别固有观」的影响,脑中只能容纳一个「概念世界」,无法将「不同的知识体系」当作「理解世界的多重框架」,因此也就会从对西方知识的「借真袒权」,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真袒权」。

标签天然化 类别固有观

为了预测未见情况,人类会无法自拔地将「现象」归到一个个「类别(概念)」下,当然也会把「人」归到不同的「派系」,不同的「性格」中去。例如,「MBTI性格分析」就是将人按16种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和预测的典型例子。然而,当一个人持有「类别固有观」时,往往不会把这些分类当成「一种临时的、有条件的、简化后的分析和预测工具」,而是倾向于将这些「标签」当成「人」的「先天的、宿命般的本性」。

一旦「类别固有观」的持有者给自己或他人贴上某个标签,今后就容易主动寻找那些可以支撑这种分类的细节,不断加强对自己或他人的刻板影响。当面对「与自我类别不符的事情」时,也常常选择回避。例如,被归类为「内向性格」时,就可能回避那些被认为适合外向性格的工作或活动,自我限制自己的成长。

概念超然化 类别固有观

在不同文化中,其实都有一些概念,最初只是对自然或社会规律的现象分类,却在后来,被赋予了超自然含义。导致这种现象的部分原因也是古人将「类别固有观」施加到了这些概念之上,坚信「客观概念是自然界中先天固有的」,也就将一些实用性概念,转变成了教条和迷信。

我们可以用一个想象的例子来形象化这一点。设想如果有一群人将本书所划分的「概念世界」「共象层」「对象层」「借真袒权」等概念,当成「自然界中固有的划分」,而不是当作「为分析和指导学习行为,对不同现象所划分的类别」,就也会把本书的概念进行超然化、教条化、迷信化,不仅可以被用来「借真袒权」,甚至还可以被用来改造成一门宗教。假设千年后,「学渣」「学霸」「学神」等概念的内涵早已丢失,仅留下了名称,那么持有「类别固有观」的后人,搞不好会觉得这些是「死后依然存在于自然界的"神明"」的称呼。

物理超然化 类别固有观

这种将概念神秘化的现象并非仅限于古代,它同样存在于对现代科学的理解中。以物理学中的「熵增定律」为例,它原本是一个分析物理现象的模型,用于预测「熵随时间的变化方式」。这个模型受限于特定的使用条件,当遇到不满足使用条件的现象时,我们需要切换其它模型来分析。然而,对于那些持有「类别固有观」的人,会不自觉地将「熵增定律」看作是「推动宇宙发展的某种神秘力量」,为其赋予了不应有的超自然含义。

同样地,这些人也会不自觉地将「原子」「分子」等「物理概念」就当作「世界本身」,于是当「量子力学」引入一个迥异于经典物理的新模型时,他们会觉得「世界本身」出了BUG。例如,当他们听到 "观察者效应引起量子坍缩" 时,会理解为 "宇宙中存在某种神秘的监视者,不断地观察并影响人类社会"。

10.3 马克思原话

解读 马克思的原话

有的读者至此可能早已按耐不住心中的疑问:"难道马克思错了?难道唯心主义才是对的吗?"

马克思是正确的。

实际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恰恰就是在批判这种「类别固有观」。这一点可以在马克思1845年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找到证据:

让我们来看第一论纲的前两句: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der Gegenstand)、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Objekts)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这两句话的句式为 "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而不是...。因此...",也就是表达了「错误认识」「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后果」三部分,接下来我们就逐一解读。

不过,由于里面包含许多哲学词汇,我们在解读时也对一些词汇进行注释。

解读 错误认识 马克思的原话

首先来解读马克思所说的「错误认识」。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象(der Gegenstand)、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Objekts)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句中的 "对象、现实、感性" 这三个词,共同表达「要认识的对象」。

句中的 "客体" 一词是与 "主体"相对立的概念,可理解为「与人的思维毫无关系的东西」。

那么「错误认识」就是:把「人要认识的对象」仅仅理解为「与人的思维毫无关系的东西」。

解读 正确认识 马克思的原话

再来解读马克思所说的「正确认识」。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Praxis) 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句中的 "感性的人的活动",强调了这种活动是是专属于人的,而非物质世界的,也非其它动物的活动。这表明它拥有「人所特有的主观性」。

句中的 "实践(Praxis)" 不是指「练习」,而是指「理论被实施于认识对象之上的活动」,根据上下文,可理解为「主体与客体的交互活动」。不过,本课程也无法完全确定马克思所说的 "实践",只能确定它属于「一种同时具有主客体特性的新概念」。我们也可以从它的负概念来认识它,即「仅具备主体特性」或「仅具备客体特性」的活动都会被归为「非"实践"」。

那么「正确认识」就是:把「人要认识的东西」,同时从主体方面,理解为「带有主观性的人」与「客体」所产生的一种交互活动。

解读 错误后果 马克思的原话

接着来解读马克思所说的「错误认识的后果」。

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句中的 "能动的(tätige)",指的是「积极参与某活动」,具体指的是,对于「主观从物质现象划分不同概念」的积极参与。毕竟旧唯物主义都把「人要认识的对象」单纯理解为「与人的思维毫无关系的东西」了,自然不会积极参与到「类别的主观划分」中去,甚至还会避而远之。

那么「错误认识的后果」就是:积极参与「对现象的类别划分」的一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解读 完整表述 马克思的原话

最后,我们再合起来通读一下: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把「人要认识的对象」仅仅理解为「与人的思维无关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它们是「带有主观性的人」与「客体」的一种交互活动。因此,积极参与「对物质现象的主观划分」,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也未能把握「这种真实的交互活动」。

解读 选词用意 马克思的原话

我们还可以从马克思的选词中看出端倪。

句中的 "对象" 的德语原词为 "Gegenstand",它不仅指对象,更多指的是「经过大脑处理后的对象」,也就是课程第八章所讲的「也能被作为认识对象的抽象概念」。与之相对的是句中的 "客体" 的德语原词 Objekts,它指的是"与主体无关的纯客体本身"。而"感性(Sinnlichkeit)",即"感官体验",也是经过大脑加工的对象。

所以,从马克思对 "对象、现实、感性" 的选词来看,也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人要认识的东西」本来就是「主客体交互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界的物质本身」。

解读 命名背后 选词用意

这同时也说明,马克思唯物主义中的 "物"并不单纯指代物质。虽然马克思把自己的划分也称为 "唯物主义",但从原文来看,马克思实际上弃用了唯物和唯心的传统划分,弃用了主体和客体的对立,把传统的基于物质的客观,替换成了基于"实践"的客观,由此来看,称为 "实践主义" 或 "实践唯物主义"会更贴切一些。但也有可能,马克思并不希望自己以后被划分成一个新的哲学派别,于是依附到自古就有的 "唯物主义",再对其进行修正。

总结 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的原话

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早早就批判了「类别固有观」,也指出了这种观念会消解人们参与「概念划分」的积极性。所以,不是马克思错了,而是人们理解错了马克思。

引用 教材上的批判

其实,不单是马克思的原稿,教材上也都讲过这些。「本课程以 "类别固有观" 来称呼的概念」在教材中被称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有时被简称为了 "形而上学"。

但要注意,这种简称只是在教材语境中的一种指代,不同于「其它领域对 "形而上学" 的指代」。你可以将教材中的 "形而上学" 理解为「人对物质现象所划分的概念」,由于「类别固有观」选错了要唯的 "物",也就是将「人对物质现象所划分的概念」当成了「物质世界本身」,将「他人主观的 "心"(概念)」当成了「客观的"物"」,所以合起来可称为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当然也可以从唯心主义视角出发来看待「类别固有观」,因此也有人将其归到 "客观唯心主义" 的名下。

教材上也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会「"静止"」和「"孤立、片面"」地理解世界,这几个词对应着前面所讲的第一、二条错误衍生观念

第一条:「客观概念」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静静地躺在「物质世界」中,等待人类发现,一旦全部发现,人类便无新「客观概念」可创造了。

第二条:「物质世界」中首先存在一个个「独立的」「客观概念」,然后才有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

教材上还强调「人要有 "主观能动性"」,这个词也对应着前面所讲的第三条错误衍生观念

创造「客观概念」,就是去逼近「物质世界固有的划分」,越是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划分」,就越能接近"客观",越能逼近"真理"。

10.4 观念的产生

提问 为何观念倒退

这不仅让人疑惑,既然马克思早早就批判过,教材也写过,为什么还有很多人退回到了「类别固有观」,也就是退回到了马克思所批判的"旧唯物主义"中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 多重解读性 为何观念倒退

一是教材不够明确。教材用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静止"、"孤立"、"片面"、"主观能动性"等词汇,但由于没有明确给出这些词汇的定义和背景,而是直接用来在抽象层面进行描述,导致这些词汇对学生而言可以有多种解读。

原因 缺乏前置知识 为何观念倒退

二是学生阅历不足。即便教材给出了这些词汇的定义,学生也缺乏前置知识来理解这些概念,只能按照词语的大众含义去解读。

别说是年轻的学生,就算是本课程的成年学员,如果没有课程前面的知识作为铺垫,不明白「概念是什么」「概念是如何被创造的」「现象、划分、概念三者的关系」「为什么非要通过概念来间接认识物质世界」,也很容易理解为其他意思:

  • 将"概念应如实反映物质世界中的固有现象"所讨论的主旨,误解为"物质现象是否真实存在于物质世界",而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背后假定了"物质世界中天然存在概念划分。"

  • 将"不该静止地认识事物"误解为"客观概念依然永恒不变,但人类需要一点点逼近,所以逼近过程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的。"意识不到"物质世界中没有永恒不变的概念。所有概念都是人对于一群客观现象的分类结果。这些分类结果会根据「客观现象」和「人的目的」的变化,而随时还原和重建。"

  • 将"不要孤立,要全面地认识事物"只能理解为"既要承认好的一面,又要承认坏的一面",而不是理解为"不要脱离语境胡乱迁移概念。要从概念所在的关系结构中,来把握概念的内涵,哪怕是同名概念。"

  • 将"主观能动性"理解为"积极性"的高端词汇,误解为"积极参与「寻找物质世界中天然存在的永恒概念」",而不是理解为"积极参与「从客观现象中合理地划分出新概念」的活动中去",从而摆脱「各种决定论」,避免陷入到"人生没有意义"的虚无中。

原因 环境建模 为何观念倒退

但学生的阅历不足,其实是由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影响的。这个原因就藏在现代教育的关系结构中。

现代学生从小就被送到学校,被抛置在一种特殊的关系结构中:

  • 考高分是学生的首要目标。

  • 知识的第一应用场景是考卷,能否应用于现实属于次要。

  • 相比搞懂知识为何被这般建构,顺应出卷人的思路更为高效。

  • 老师是知识的权威授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这里所说的关系结构是环境表现出的整体倾向,不会被个别老师或学生的努力所轻易改变。

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往往就是在逼近一个个「固定不变的(静止)」「可独立存在的(孤立)」「先于学生而存在的(固有)」「学校指定的(唯一)」概念。为了得分的效率,学生也容易逐渐放弃「对自身概念世界的建构权」,逐渐消磨掉「对现象分类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像一个人被置于一个特定规则的游戏中,自然倾向基于游戏的整体环境来建构自己的世界观。

看法 对教材看法

上面只是分析"观念倒退"的可能原因,并未涉及价值判断,所以接下来,作者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对于教材,作者认为不论哪种解读,其核心目标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打破神秘迷信和空想。可以说,绝大多数学生所理解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与历史上的唯心唯物不太沾边,实际上是「有神论 + 空想」和「无神论 + 实证」被按以了"唯心"和"唯物"的名字。但这对年轻的学生而言,也就足够了。

当然,一个缺点是占用了"唯心"和"唯物"这两个术语,导致学生今后看到"唯心"标签的就下意识反对。例如,看到有人说"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直接看都不看就批判。

另一个隐患是对"辩证法"的误解。如果理解为了「要看到一个现象的多面性」也很好,因为这相当于强调「对一个现象,要用多个不同的概念体系去分析」,强调一种"多元模型思维"。但就怕学生误解为了「通过同时包含正反两个观点来确保绝对正确」,因为这就如同说"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一样,实际上是一种「通过避开抉择来确保绝对正确」的策略。应试学生又太需要"正确"了,毕竟"正确"意味着"得分",所以这种误解很容易被应试学生所采用,而这容易让其长大后变成一个"无原则的和事佬"或"只会和稀泥的人"。

看法 对环境看法

对于环境,作者认为应该在高中毕业后立刻破除「类别固有观」,因为这种观念不仅会影响孩子今后对他人知识的继承学习,还会影响自己对新知识的创造。诚然,学生放弃「对自身概念世界的建构权」后,会更易于教授,便于管理,可如果一种教授不能让孩子获得「未来独立认识和适应世界的生存能力」,也就失去了它本初的意义。倘若学生一辈子无需创新也能生存得很好,那持有这种观念并没什么问题。但没人能阻止时代的变革。将来一定是人与AI机器协同工作的时代,创造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不论学校设置的"游戏规则"多么为学生考虑,学生终有一天会离开学校,独自面对这一切,所以当孩子离开高中时,一定要让他们重拾「概念世界的建构权」和「主观能动性」,重拾这份「人类相对于机器的优势」,中国将来也需要更多能够创造新理论体系的人。

过渡 引出具象说明

至此,我们已经解释完了「类别固有观」的三点:

  • 为何此观念是阶段性认识。

  • 此观念会对人产生的影响。

  • 普遍持有此观念的可能原因。

也顺带解读了马克思的原话,但马克思的文字也有多种解读,并不能给本书的观点提供决定性的支撑。因此,接下来我们会用本课程的概念体系,来进行更为具象的解释。解释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

结尾 结尾

感谢观看

音乐 背景音乐
讨论
随记
AI 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