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学习要举一反三,但严格来说,只有举一反三才叫学习。
学习英语时,我们多么希望动词的过去式没有特例,因为我们不想记忆各种不同的情况,也难以搜集这些不同的情况。我们在用规律来换取信息的压缩。
这就是为什么你查维基、百度百科,记完定义还是什么都不懂。因为定义是知识的描述。
学习做菜,我们很清楚,问题(输入)食材,答案(输出)是的美食,要学习的是怎么把食材变成美食。通过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让大脑的连接记住了什么样的食材应该怎么切,多重的食材应该放多少盐。
信息是具体的情况,知识不是单纯的信息,而是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你小时候养的狗有四条腿,隔壁邻居家的狗有四条腿,这里有两个具体的情况。但要学习的知识是全宇宙的狗与狗腿数的关系,即狗都有四条腿。
狗剩花了15元买了10斤西瓜,赵四花了30元买了20斤西瓜,这里是两个具体情况。可获得的知识是,可能他们村的西瓜斤数(输入)与价格(输出)的关系是1.5元每斤。
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是爱,人们对花草的呵护是爱,少年对李小龙的崇拜是爱,男生付出了金钱要求对方一定要回报自己,不是爱,是交易。4个实例中,爱的共性是奉献。输入是事件,输出是判断是否为爱。这种判断类的问题叫做分类。可以是多个类别。
为什么一定学习?正如学习观01和上面的例子所展现的,这些实例我们一辈子都记不完,也穷举不出所有的不同情况。只能找出共性,来判断从来没见过的事件是不是爱。来判断一锅的食材该放多少盐合适。
游泳并不是看了游泳书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通过无数个例子来重塑大脑的神经连接。所以需要时间,需要睡眠,反复几天的重塑后,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看过什么新的游泳书,但就会游泳了,因为大脑连接重塑了。
真正学会的知识最难忘记,而且是越复杂的知识越难忘,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流落荒岛10年的人后回家后照样可以听懂母语,毕竟大脑连接已经构造出这种信息与信息的关系。
单看我的视频并且自己不去联想例子、也没有看这个文章,只是看完就完了的人,只会觉得他懂了。但实际没有。1分钟的视频是装不下那么多信息的,《学习观》视频最大的作用在于调动注意力和帮助梳理关系,但若看完了梳理的关系而不去联想身边的无数个例子从而改变自己大脑连接的话,也就没有做到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
这就是为什么考试都考核没记忆过的新题。考试的目的正是为了验证你构建的关系是否正确,通过分数来回过头调节自己的学习。
因为学习的核心是从少数例子推出规律的归纳法,永远无法保证正确,只能保证符合现有的例子中。所以还需要来不断通过验证的方式调整自己归纳的规律。
听:声音 -> 意思,运动类
说:想法 -> 发声,运动类
读:文字 -> 意思,运动类
写:想法 -> 打字,运动类
听:文字 -> 文字,思考类
说:文字 -> 文字,思考类
读:文字 -> 文字,思考类
写:文字 -> 文字,思考类
听:声音 -> 中文 -> 意思,思考类
说:想法 -> 中文 -> 发声,思考类
读:文字 -> 中文 -> 意思,思考类
写:想法 -> 中文 -> 打字,思考类
学习观的内容并非作者原创,而是同时存在于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语言学、机器学习、科学建模、信息论中的内容,取了各学科中关于认识论的共性部分,重新整合而出的。
两套系统:对应着心理学中的「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
输入和输出:对应着数学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语言学中的「概念」与「命题」。
由于人工智能对于教育心理学提供了额外的参考系,并且在认识论部分存在「交叉共性部分」,可以帮助人们从众多的心理学理论中,筛选出更为可靠的理论。
毕竟若要解决的问题是已知问题,直接上网搜索就可以了,也就不需要学习了。人生需要你解决就是那些谁都没见过的情况。
学习“剪辑视频”,其中的“剪辑”是动词,“视频”宾语。学习的关系是如何从“原始视频”(输入)转变成“剪辑后的视频”(输出)
知识的拆分只有一项终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