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摘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魄”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肺藏魄”,源于《素问·宣明五气》,明确“魄”分属于肺。《灵枢·本神》曰:“并精而出人者谓之魄。”《类经·藏象类》说:“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如新生儿的啼哭、吮吸以及四肢运动、耳听、目视、肌肤触觉、冷热痛痒等感知觉等,皆属于魄的作用表现。魄藏于气,由肺所主,肺与魄关系密切。肺气充盛,则体魄健壮;肺气虚弱,则言语无力,做事缺乏魄力,治疗当补精益气,使肺气充盛,以恢复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摘自郑洪新,杨柱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五版)
皮毛为一身之表,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辅助呼吸的作用。毛附于皮,故常“皮毛”合称。肺与皮毛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关系,故称“肺合皮毛”。
(摘自郑洪新,杨柱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五版)
肺对皮毛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肺气宣发,将卫气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及防御外邪的作用;二是肺气宣发,将水谷精微和津液外输于皮毛,以发挥其濡养、滋润的作用。若肺气、肺津亏虚,既可致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或易患感冒,又可因皮毛失养而见枯槁不泽。
(摘自郑洪新,杨柱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五版)
说明:无视频资源,参见“在体合皮”中对新教材相关内容的摘录。
皮毛对肺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皮毛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汗孔不仅是排泄汗液之门户,而且是随着肺气宣发肃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二是皮毛受邪,可内舍于肺。如寒邪客表,卫气被遏,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紧等症状;若伴有咳喘等症,则表示病邪已伤及肺脏。故治疗外感表证时,解表与宣肺常同时并用。
(摘自郑洪新,杨柱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五版)
「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摘自《抱朴子·内篇·释滞》)
相关文献资料有待补充。
「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摘自《黄帝内经·灵枢·忧恚无言》)
「人有二喉,一软一鞕。软者居后,是谓咽喉,乃水谷之道,通于六府者也;鞕者居前,是谓喉咙,为宗气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于五藏者也。其在大阴阳明论,则单以软者为咽,鞕者为喉,故曰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鞕硬同。」(摘自明代张介宾所撰《类经·卷二十一 针刺类·卒然失音之刺》,四库全书本)
「夫咽喉卒肿痛者,由人脏腑充实,脾肺暴热之所致也。或有服饵丹石,毒气在脏,熏蒸上焦,而又多食炙爆热酒,冲于脾肺,致胸膈壅滞,气道否涩,热毒之气,不得宣通,故令咽喉卒肿痛也。」(摘自北宋王怀隐、王祐等奉敕编写《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五·治咽喉卒肿痛诸方》)
「实火者,过饮醇酒,纵食膏粱,叠褥重衾,餔餐辛烈,多致热积于中,久则火动痰生,发为咽肿;甚者风痰上壅,咽门闭塞,少顷汤水不入,声音不出,此为喉闭、紧喉风是也。」(摘自明代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卷二 上部疽毒门·咽喉论》)
「味甘辛,气大寒。气味俱薄,体重能沉,气轻能升,阴中有阳。欲其缓者煅用,欲其速者生用。用此者,用其寒散清肃,善祛肺胃三焦之火,而尤为阳明经之要药。辛能出汗解肌,最逐温暑热证而除头痛;甘能缓脾清气,极能生津止渴而却热烦。邪火盛者不食,胃火盛者多食,皆其所长。阳明实热牙疼,太阴火盛痰喘,及阳狂热结热毒,发斑发黄,火载血上,大吐大呕,大便热秘等证,皆当速用。胃虚弱者忌服,阴虚热者禁尝,若误用之,则败阳作泻,必反害人。」(摘自明代张介宾所撰《景岳全书·卷四十九 金石部·石膏 二五一》,四库全书本)
「多语则气乏。」(摘自唐代孙思邈撰《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 养性·道林养性第二》)
「且多记则损心,多言则损气,心气内损,形神外劳,初虽不觉,后必为累,须为社稷自爱,岂为性好自伤乎?」(摘自北宋姚铉编纂,清代林志烜校《文粹·卷二十六 表奏疏书乙·谏太宗不请难臣寮上言书》,四部丛刊景元翻宋小字本)
日出千言,不病自伤。(出处暂未找到,也可能不是这几个字,也可能出自俗语,或者侯宝林相声等,有待求证)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摘自《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摘自《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代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然自汉以来,有秋后决囚之制。唐律除犯恶逆以上及奴婢、部曲杀主者,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明弘治十年奏定真犯死罪决不待时者,凌迟十二条,斩三十七条,绞十二条;真犯死罪秋后处决者,斩一百条,绞八十六条。顺治初定律,乃于各条内分晰注明,凡律不注监候者,皆立决也;凡例不言立决者,皆监候也。自此京、外死罪多决于秋,朝审遂为一代之大典。」(摘自中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设馆编修《清史稿·卷一百四十三 志一百十八·刑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