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trlK

外显推理,《心态》动机

外显推理,《心态》动机

今日随思

一段推理

曾今听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领导检查当地初中的地理课,课上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往地下挖一个洞,会更热还是更凉爽?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时候地理老师说你提问的方式不对,你应该说,地球的深处是什么?学生们说是熔浆,那么往地球深处挖是更热还是更冷呢?学生们回答说更热。

我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更冷,因为据我的经验来说,山洞,地洞一般是凉的,没有太阳的直射没有不会吸收热量,而且挖土的时候深处的土也确实很凉,如果有地下水存在,那么会更凉爽。这是基于我的生活经验给出的推理过程。

所以地球深处到底是更热还是更冷,还取决于挖的深度,但因为没有深度的经验,或者我们只有浅挖的经验,所以只能以此类推,觉得就算挖10千米应该也还是比较冷吧。

除非推理到极致,直接挖到地心,那肯定是热的。

凭感觉弊端 一段推理

在多年之前我也曾听闻过这个故事,但那时我只是觉得不对劲,与直觉不符,但我说不出来为什么;这种凭感觉的,将推理隐藏于意识之下的行为很多时候会造成麻烦,例如当我学习知识时,我就无法”感知“到适用范围,因为所接触到的学习材料也很少有适用范围的专门训练,所以接触知识初期,我的感觉总是不对,有一种貌似所有题目都可以用,貌似所有题目也都用不了的感觉,最麻烦的是你会一直处于这种困惑的地方,很多至于相关的例子,日常生活经验等混杂在一起,难解难分,最终导致无法建模,学习失败。

外显的好处 一段推理

当你用外显化,将这种隐藏于意识之下的判别模型外显出来时,将整体的推理外显出来时,你便可以清楚的把控你是如何判别的,判别所基于的经验是什么,判别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这个时候你便可以自己去调控模型。

学习总结

材料 书籍例子

【美】赖安·戈特弗雷森《心态》可以作为《思辨与立场》一个很好例子。这本书所指的“心态”其实就是思维,只不过这种思维是深藏于内心深处的思维,影响着我们思考,选择等表层的思维。

简单总结一下:
①心态(思维)的重要作用:心态(思维)是我们所有行为的根基,决定了我们所能取得成就的大小;面对不同情景时,不同的心态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如果我们能提升心态,就能提高思维能力,学习和行动力。

②四种思维类型:

  1. 固定型心态:认为自己的能力、天赋和智力是永恒不变的,重视自己在人前的完美形象,将挑战是为一种需要逃避的事情。 成长型心态: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改变个人特质,重视学习和成长,会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失败和努力。

Q: 为何人们会形成固定型心态?
从小接受的教育过于强调正确答案的意义,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重视人的天赋和才能。

Q: 如何培养成长型心态?
学会辨别固定型心态和成长型心态,意识到你当下的心态,确定你的目标,制定你的改变路线,摒弃你固有的主导心态。

  1. 封闭型心态:关注自己是否正确,以及在他人眼里自己是否正确。

    开放型心态:努力寻求事务的真相,以最佳方式进行思考。

Q: 为何人们会形成封闭型心态?

每一个人都希望被他人重视,封闭型心态能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

Q: 如何培养开放型心态?

冥想,改变当下认知,增加你的思维容量。

  1. 防御型心态:逃避问题,不想有所损失,受制于环境,想做简单轻松的事

    进取型心态: 想要有所得和有所赢,主动为自己设定目标,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

Q: 为何人们会形成防御型心态?

我们天然倾向于规避损失,当我们没有目标时,会追求安逸和舒适。

Q: 如何培养进取型心态?

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冥想,读一些好书,每天记录三件令人惊喜的事。

  1. 内向型心态:认为自己比他人重要,认知其他人都是物品或资源,认为其他人都没有尽其所能。

    外向型心态:认为所有人都很重要,认为其他人都是有价值的人,更容易与他人共情。

Q:为何人们会形成内向型心态?

我们渴求被他人视为一个重要且有价值的人,我们习惯于与他人竞争取得胜利。

Q:如何培养外向型心态?

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觉知自己的恐惧和自我背叛,学会关爱自己。

分析 一顿分析

以自我中心作为基调,思维,情绪,欲求动态联系作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四种心态的较为负面的心态都符合以自我中心为准,动态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样子。

那么作为批判性思维者是如何分析的呢?本书强调的是先外显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以思维美德作为标准去分析践行,可以说以上的四种较为正面的思维都可以作为批判性思维者的一种实践。

今日思考

主题 厚黑学

结合渐构,批判性思维,厚黑学等,可以创造出很多的有很趣的东西来。这个放在明天写,今天有点累了。

建立品味

动机如何建立呢?课程讲的是:

[5:53.812]是你先要把识别反馈的模型[5:58.566]建构好了,[5:59.333]你把这个品味给培养起来了,[6:03.800-6:07.166]这个反馈才能够对你有效。[6:09.600]这点我说清楚了吧?[6:10.733]就首先你想要让这个反馈有效的前提是,[6:14.766]你需要有一个接收器,[6:16.066]能够识别这个反馈。[6:17.300-6:19.200]当它来了之后你能够认识。[6:21.866-6:22.766]这是第一点。”

(只是我的当前理解)反馈是存在的,就看自己是否能识别到这个反馈了,我暂时将这个过程拆分为三阶段,1反馈的信息,2识别到信息,3将这个信息与“奖励”关联。这种“奖励”可以是掌控感,快速的预测等等

理解 建立品味

我先用“理解”作为例子,在感觉上,你理解了某个事务,你获得一种“通透感”,你是识别到这种“通透感”,然后将这种“通透感”与快速预测关联,准确的说,是可以进行快速的预测。

例如找规律,发觉出规律,感受到“通透感”,然后可以快速的进行预测等。

画人 建立品味

学会画小人后,学会后产生“熟练感”,识别到“熟练感”,将“熟练感”运用到我可以创造在其他地方的信心等。

小说 建立品味

之前我喜欢看那种漫画,因为其中的我觉得最为精彩的地方是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剧情,而小说漫长的叙事,描写环境来,我觉得这简直就是煎熬。但后续强忍着看完之后,我发现这些小说的叙事,描写环境是在营造一种环境,你可以随着这个环境代入进去,去体验剧情和环境。
这个时候我的反馈就来了,小说的叙事信息➡营造环境的“唯美感”➡体会场景的勾勒,剧情的起伏等。

外显推理,《心态》动机
勇敢小抹布的头像
创建于:04-03
随记
讨论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