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CtrlK

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
通过已知理解

所有的思考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未知需要通过已知进行理解。

想法 理解

理解,有一个关联程度很高的因素就是前置知识。

==现象➡各种视角的解释➡已知经验(各种例子)==
现象通过不同的划分方式(功能视角,关系视角等)得到一个个不同的概念解释,不同的概念解释结合前置知识转化为可被理解的某些信息。

优质例子

功能视角:聚焦“角色与效用”

  • **分而治之**:核心功能是“通过分解复杂问题,降低解决难度”(如编程中的递归算法、管理中的任务分工)。

  • **锤子**:功能是“敲击物体以固定或破坏”(若仅从功能视角,无论是木锤还是铁锤,只要能敲击,就归为同类工具)。

  • **学校**:功能是“系统化传递知识与社会化培养个体”(而非仅关注教学楼结构或课程表安排)。

关系视角:聚焦“连接与互动”

  • **分而治之**:在算法中,拆分的子问题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如合并排序的子结果需合并);在团队协作中,各成员任务需**协同关系**(避免重复或遗漏)。

  • **锤子**:与钉子(被敲击对象)、木材(被固定对象)、工具箱(存储位置)等构成工具使用网络。

  • **学校**:与家庭(互补教育角色)、社会(人才输送关系)、政府(政策监管关系)等形成社会子系统。

形式视角(关注外在表现)

  • **分而治之**:描述为“将问题切割成若干等分”(仅描述动作形式,未提及其效用)。

  • **锤子**:关注“由木柄和金属头组成”(结构描述)。

  • **学校**:分析建筑风格是哥特式还是现代主义。

过程视角(关注步骤顺序)

  • **分而治之**:详细说明“先拆分问题,再逐个解决,最后合并结果”(仅步骤流程)。

  • **锤子**:描述“举起→瞄准→敲击”的动作顺序。

  • **学校**:罗列“上课→考试→毕业”的时间线。

属性视角(关注固有特性)

  • **分而治之**:强调“适用于可分解的问题”(分类特性)。

  • **锤子**:分析材质是钢制还是塑料。

  • **学校**:统计师生比例或占地面积。

共性的形成

不同生物对现象的划分不同,不同的目的对现象的划分也不同(例如,本体论的目的,功能视角的目的等,都不同),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menvvdzxeai5nwh8fx268ef3.png)image.png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z1h81lax1nj3taar30i2f77j.png)image.png

归纳

是的,“分而治之”解释为“将复杂变简单、大化小”的处理方式,也属于功能视角。它关注的是该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所承担的功能,即通过拆解复杂问题来提升效率或可操作性。这种归纳跳出了具体表现,着眼于方法在整个任务系统中的作用,符合功能层级的理解方式。 你的回答启发了我,原来功能视角可以让我更好的理解,那么能否进一步说明什么是功能视角,什么不是功能视角?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视角?

功能视角是指从某个事物、方法或策略在整体系统中所承担的功能或作用来理解它,而非仅关注其具体形式或表面特征。例如将“分而治之”看作“提升解决问题效率的策略”,而不是仅仅看作“把问题切分”的动作。

不是功能视角的方式包括:**形式视角**(只关注事物外在表现,如形状、结构)、**过程视角**(只描述事情发生的顺序和步骤),以及**属性视角**(仅关注事物本身的特性,如颜色、材质等)。

除了功能视角之外,还有**关系视角**(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互动)、**目的视角**(从目标出发理解行为的意义)等多种认知角度,它们帮助我们从不同层面更全面地理解复杂问题。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s1n0mgij5tdfdsden1mby3ri.png)image.png

分而治之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as1g7g6wjmhps2ceahudni9b.png)image.png

权力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jc1967gt3ffdwtkdozztgol8.png)image.png

意义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v5rp0btnq67al0i9sq439yoz.png)image.png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rxiyur6mlf7h1xkumtnztq2c.png)image.png

启发例子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js9p6nn97p5o4c29ovj25xyp.png)image.png

例子

充分必要条件的 “大,小”也是对于特征的总结。

换句话说,总结的共性其实是,通过学习例子,用自己的经验重新组织一段关系,以达到新概念的效果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p6njr9zqs3wjqik7hrpork52.png)image.png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k44dszh8sd5xnfzecz1r2ins.png)image.png

记录 记录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l7ukduc0zcz346rgfy181hrf.png)image.png

![image.png](https://cdn.modevol.com/user/clli4pcey2jvo01mlc8gp8kem/images/mvls3ztjgmuhibl1xnpx474e.png)image.png

总结,归纳
勇敢小抹布的头像
创建于:05-02
随记
讨论
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