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往的学习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浸入文字,像19节内容所说,记笔记,只是圈画而不理解文字背后所指代的东西。
2.归纳冲突,在归纳时候我经常会用一些我自己想出来的特点进行归纳,导致旧经验归纳不全,例如f(x)与f(2-x),到底谁是x,哪怕我看到标准答案后我也依然不理解怎么想到这一步的,或者说为什么就是。我缺乏自变量的判别模型,括号里的本质都是一个数,即自变量的数
3.图示指代,所有被归纳出来的东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图形化的,因为图形化的很符号我的具象认知。而且减少我的认识负荷,例如前后,大小等
而现在,我意识到,我归纳的方向其实是对于课本中核心概念的判别,处于自己的想法进行的归纳对于规范性很强的知识而言质量不高,例如方程类,函数类。\
按照==思维即隐喻的说法==,我们的绝大部分的经验都可以用某种图,或者形象化的东西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