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运动时,突然启发到的
我们对于专注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集中注意力,注意力能否长时间维持呢?
我曾看过一个比较权威杂志的研究,据说人集中注意力只能维持两秒,那个点,集中的点,只能维持两秒,集中注意力是一个非常消耗的事情。
但我们日常所讲的专注,本质(共性)上是在注意变化,例如说专注呼吸,一呼一吸是一种变化,你专注的是这个变化本身,所需要对抗的是思绪从呼吸的变化转移到其他的变化上,比如转移到回忆等;随着你不断的把发散的思维收敛,收敛到一种变化上,那么你就完成了专注。相同的例子还有非常多。
玩游戏时就是一种专注的体现,你所专注的是对于游戏对局的变化,例如boss的招式,场面对局信息,敌人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专注的过程。
既然专注的本质(共性)是一种注意变化,在这种注意中,自身对于其他的感受会极大的缩小,这也恰巧说明注意力是选择性的。
==这个可以用于摆脱,或者说转化一些你当下不想要的情绪,状态==。
例如拖延,抗拒等等。这也恰巧说明了日常经验,当你不想做某事的时候,最好的状态就是去做,做着做着你就不抗拒了,高级一点的是跟随习惯,不去思考,身体自发的就去做了,不用抵抗,消耗意志力。
在《欲望的博弈》一书中,讲过一个欲望的峰值曲线,欲望的强烈程度呈现倒U形,慢慢的到最高峰,然后再逐渐消散。
这个欲望的曲线是体内激素的由少到多再到消散的过程,体内激素所带来的驱动,冲动等是难以克制的,例如愤怒,你往往主观能意识到,但很难停下来,只能独自冷静下来,让这些激素慢慢消退。
那么说回来,欲望和专注有什么关系?
我们可以利用情绪,状态的这种峰值变化,建立一个过渡态,让自己慢慢靠拢。
我们要想专注,就可以自己引入一种变化,让自己慢慢的专注,去向目标靠拢,例如练字,我今天很不想练字,特别抗拒,你可以先玩玩笔,转笔,等这种抗拒的峰值过去,玩着玩着就有可能去练字,或者觉得练字似乎也不是特别不想做的事情。
或者你可以关注练字过程中墨水从笔到纸的这个变化,这种专注变化可以让你对其他感觉减少,进而进一步消散抵抗等情绪。
注意,这个过程一定是感觉好玩的过程,而不是自己设计了一个“变化”自己实行起来发现也很抗拒...关键在于抗拒心转移到对于好玩的专注,然后抗拒程度逐渐消散,再达到目标。
今早在回顾时,我总结出,知识是一个习得过程,渐构网的AI习题,测验等虽然也可以习得,但也还有其他方法加速自己习得这个过程。
目前已知大致有两种,写作,分析思考。
写作的过程需要你写清楚概念,对于得出的结论给出自己的推断过程。这些不光做到了外显,还能够自我剖析,顺便练练jo叔拆分的《金字塔原理》,一举多得。
分析思考就是记录自己的思考,然后自我分析其假定等等,也是外显,也可以分析他人的思考,试着推断出他人的前提,假定等,互联网有很多视频下,许多人在谈论着自己也不知道的东西,说一大堆内容,得出一个有点不相关的结论,这些他人的劣质推理都可以当作很好的练习材料。